顯示具有 京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京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記遊] 2005 京阪行 XXIV - 都路里

56600024.jpg

茶寮。都路里只是個吃冰喝茶的地方,理論上應該要在吃喝篇中一起介紹,但這一回吃的經驗太特殊了,所以特別開個一篇來記念它好了。



[記遊] 2005 京阪行 XXIII 吃

DSC_6051.jpg

依照往例,以旅行中吃到的一些東西來做這次的京阪行的結尾吧。上圖是在嵐山的一個驚喜,在Day 3的午餐說。


[記遊] 2005 京阪行 XXIII - 東寺

DSC_8342.jpg

該講最後一天的行程-東寺。選擇的這邊做為最後的一個行程的原因在於它離京都車站最近,可以在check-out後拉行李到車站寄放後再晃到這邊來,晃完了再回車站拉了行李直接閃人,至於什麼世界遺產、最美的五重塔都是次要的原因。


[記遊] 2005 京阪行 XXII - 龍安寺

DSC_8185.jpg

在日本的第七天下午,要參觀的也是世界遺產的龍安寺。 龍安寺是由室町時代應仁之亂東軍大將細川勝元於寶德2(公元1450)年創建的著名禪宗古寺。 此寺以其枯山水庭園聞名以世,甚至有日本第一名庭之美名。衝著這一點,即便對寺院庭園有點厭了,我還是懷著小小的期望,硬是把PDA拖來了這邊。



[記遊] 2005 京阪行XXI - 金閣寺

56580008.jpg

金害,挑不出一張夠格代表金閣寺的。大家將就了。金閣寺建於公元1397年,原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別墅,稱為北山殿,後改為佛寺,初名鹿苑寺。由於鹿苑寺外表貼金,故又稱金閣寺。金閣寺1950年遭火災,幾近焚毀。後於1955年重修。金閣寺聳立在鏡湖池水之中,呈四方形。為顯示幕府武士政權的一統天下的至上權力,金閣寺舍利殿的一至三層的樓閣分別以幕府政權建築,皇家宮廷建築和佛教建築格式修建,最頂層的塔頂裝飾有一具金銅合金的鳳凰,遠遠望去,金光燦燦,絢麗奪目 (資料來源)。不知為何,我們兩個人對這世界遺產興緻缺缺,若非多了兩天的假期,搞不好這一輩子就不來了。那我看完的感覺,嗯,是不錯,但也還好,不到沒看會遺憾終生的地步。也許,是來的時間不對,熱翻了,除了金閣,庭園只草草晃過。也許,是遊客太多,不對我們的味口。也許…ㄟ…啊,反正就這樣了,我最喜歡的還是天龍、南襌。



[記遊] 2005 京阪行 XX - 平安神宮

56580004.jpg

平安神宮是于明治28年(1895年)為紀念桓武天皇定都平安1100周年。並為供奉桓武天任而創建的神宮。在時值建國2600年的昭和15年 (1940)年,平安京最後的天皇-孝明天皇也開始在此得到供奉。



[記遊] 2005 京阪行 XIX - 京都市立美術館

DSC 7695

一早,第一要事當然是連絡西北,什麼時候兩個滯留異鄉的可憐人才能回歸寶島,一陣的雞同鴨講加上飯店人員的協助後,總算確定禮拜六下午的飛機可以成行。放下心中的大石,又該是玩耍的時刻,算一算,洛東的清水南襌、洛南的東福、洛西的嵐山天龍都去過了,那這幾天就晃晃洛北跟洛中好了。這一天處理完這些鎖事也近中午,就先去從最近的洛中開始吧,反正明天有一整天的時間,再殺去洛北看金閣。幾番推敲,我們選定了平安神宮一帶,除了神宮,鄰近還有兩個美市館,可以加減殺一點時間 (沒什麼力氣到處亂跑了)。



[記遊] 2005 京阪行 XVIII - 東福寺

DSC_7534.jpg

預計離開日本的下午,兩人不打算像一般旅行團一樣以Shopping做結,估量了一下時間還夠跑個地方。東算算西算算、兩人選定了坐JR線離京都只有一站之遙的東福寺。東福寺的介紹,有個網站寫的很詳細,我列在最後,不在這邊拾人牙慧。原本是當作充數的景點,但來了之後仍讓看五日中看庭院看到有點小反胃的兩個啊了出來,八天行程一堆庭院中就數這個最美,陽光下一整片的新綠叫人心曠神怡,悠遊小徑間,讓人不禁要擊掌讚嘆 : 「夏天,就該是這個味 !」。



[記遊] 2005 京阪行 XVII - 東本願寺

DSC_7285.jpg

東本願寺是日本淨土真宗大谷派的大本山,號稱日本(世界)最大目造建築。於西元1602年在德川家康將軍的命令下,於本願寺(西本願寺)的東面,建東本願寺,扶持淨土宗的另一派門徒,以分化本願寺的實力。今天的東本願寺在江戶時代曾遭大火,於明治年間重建,其正門「大師堂門」被稱為京都三大門之一,高76公尺,寬58公尺,寺院內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級的木結構建築物之一(資料來源 : http://www.1x1y.net/tour/200411/tour_406.htm 大陸仔的,好慢,但好過沒有 XD)。 目前所見的建築是在明治時代遭焚毀後重建的,也因此在裡面你可以看到它對消防特別的重視。啊你說我講東本願寺擺個鐵皮屋上來幹麻 ? 唉,裡頭關的就是那個號稱最大木造結構的御影堂,畫面中可以看到「明治瓦清洗處」,兩個工人正一片一片的清洗拆下來的瓦片,這等龜毛事,也只有小日本做得出來 (別誤會,這可是讚美,台灣在______維護上相對實在是太不用心了,空格自填)。雖然在整修,還是有開放入內參觀,只是拍不到宏偉的外觀就是了。另一比較有趣的是,東本願寺位列總本山,印像中好像應該要躲在什麼高山中才對,實事上,它位於京都南北向交通最繁忙的烏丸通上,離京都車站只有十分鐘左右的腳程喔。



[記遊] 2005 京阪行 XVI - 先斗町及週邊

DSC_7229.jpg

唔,改第三次了,還是不知道怎麼寫這個地方。說實話,除了偶而露臉的媽媽桑跟要極端好運才會碰到的藝妓,這個地方好像就只是一條高級居酒屋充斥的小巷,但這麼說又不公平,不然,我怎麼會撐著傘拍過一遭後沒幾天又拖著PDA再來一趟,也許是那夜生活的風情叫人著迷吧。如果怕來了會失望的,那,可以像我們一樣在附近用完餐後當散步走走 : )



[記遊] 2005 京阪行 XV - 清水寺

DSC_7183.jpg

話說在錦市場吃飽喝足後,兩人回到東橫Inn 稍事休息,怎奈腦血管灌滿了滿足的葡萄糖後,磨蹭到快四點我還是起不了身,真想給他直直睡到晚餐去,PDA差點想代替月亮逞罰我.. = = 。最後是在滿腔的睡意中啟程前往這次的重點行程之一-清水寺。清水此名源自於正殿旁的音羽瀑布,流水清冽、終年不斷,為日本十大兵…名水之首。你說為什麼講清水寺我要放張阿里不達的照片,唔…因為……愛…,這樣回答太無里頭,可能有看倌要抓狂拿滑鼠丟我,且慢且慢,聽我道來,清水寺的景色當然沒話講,但我更愛的是這邊的街道,上圖應該是在三年?。每個來這裡的人都只講清水舞台實在可惜了這個地方,清水寺前頭的商店街(包括了清水?、二年?、三年?)我是覺得非常值得逛逛的,不單單是店裡有不少趣緻的小玩意兒,整個街道的風情更少有其他景點能敵。真要講,晚上十一點過後的九份還OK,ㄟ,扯到九份,得提醒一點,清水寺位列名勝,遊客是少不了的,如果想享受一下氣氛,可能得挑晚一點的時間、或是個下雨天,我們這回有人和 (我睡過頭,Muahahahahahaha),老天爺也很配合的給了陣不小的雨,所以遊客三三兩兩,讓我拍起照方便不少,哈哈。



[記遊] 2005 京阪行 XIV - 永觀堂、新京極、錦市場

DSC_6965.jpg

從南襌寺出來後原本的計劃是逛逛旁邊的永觀堂,但才一會兒功夫,就開始下起了大雨,沒光線我不會拍風景 ,只好把永觀堂留到下次看楓葉再來,而且,說實話,看多了類似的寺院庭園,兩個人都有點膩了,這算這次旅行最大的敗筆吧,因為缺乏自助旅行的經驗,打算一口氣把著名的景點看光光,卻乎略了這邊的景色的相似度相當相當高,下次要混搭一些表演或是展覽之類的 。

[記遊] 2005 京阪行 XIII - 南襌寺

DSC_6755.jpg

南襌寺是公元1291年 , 龜山天皇將離宮改為禪寺後 , 稱為南禪寺。寺內有著名的狩野採幽的門畫和飲水虎。庭園是名為 "虎子渡" 的禪院四季枯山水名庭 , 出自小堀遠州之手。境內南側有建造的水路閣 , 融於東山的幽靜風景之中(資料來源 : http://www.japantvl.com/kyoto/east/10.html。當然,這些都是人家說的,長怎麼樣當然要自己看過才知道 : ) 。蠻神奇的一點是,這麼漂亮的地方我在Goolge 只找得到8 筆資料,其中還有四筆是旅行社的行程,一筆是講京豆腐提到,一筆是討論銀閣到清水中提到.. @@


[記遊] 2005 京阪行 XII - 金地院

DSC_6784.jpg
無論我如何努力的回想,我還是想不起來第三天晚上送了什麼東西祭我的五臟廟 :~ 。算了,這不是重點,做人嘛,要往前看,讓我們把時間推移到第四天吧。這一天主要的行程是南襌寺、清水寺一帶。嗯嗯,時間不太多,先上碟小菜,講講南襌寺前頭的小寺院-金地院好了。


[記遊] 2005 京阪行 XI - 野宮神社 & 嵐山渡月橋

DSC_6437.jpg
我們在天龍寺花掉幾乎一下午的時間,總算趕在野宮神社關門前來到這裡。野宮神社是供奉交友結緣、入學升學學問之神的神社。面積在神社中算小的了,但遊客非常多,幾乎有來嵐山的人都會來這裡,也許剛好符合快閃旅遊法的需求-一眼看完,五分鐘走人 :p 話雖這麼後,但這是我對日本記憶的起點,四年前的一月,花自己存的第一個三萬塊,初出娘胎的第一次國、下遊覽車的的第一個地點就是嵐山,參訪的第一個景點就是野宮神社,還記得小雨中覺得好冷、好美,還記得導遊在竹林入口說 : 「這是很有名的竹林」語畢就領著大伙回頭上遊覽車,那個時候覺得烏鴉ㄚㄚㄚ叫的真是時候 = = 。上車前看到路旁有個好美的寺 (這回我知道它是天龍寺了),當時就下定決心還要再來…歹勢,人老了回憶起來廢話就多了..:p


[記遊] 2005 京阪行 X - 天龍寺

DSC_6248.jpg

天龍寺是1339年足利尊氏將軍為了鎮壓後醍醐天皇的靈魂而建造的寺院。後來又經歷了幾次戰爭的毀壞,現在的建築是明治時期以後重新修建的,目前只有夢想疏石建造的曹源池遺留著當時的面貌。以"枯山水"庭園為代表而廣為人知。以嵐山為背景而建築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坐在長廊眺望眼前廣闊的曹源池,池後是略微高起的小山丘,背後可眺望嵐山,相當值得一看。漫步在庭園的回遊路,登上小山丘就可以看到東山的美景。

(以上文字來自 : http://www.finex.co.jp/att/14/kyoto-sagano/kyotosagano-ch.html),真這麼神奇 ? 這樣說好了,八天的行程若要我推一個地點,天龍寺絕對名列前三,景色優美外,閑然自適的氣氛更令人流連,之後我幾乎年年都要來一次 XD

[記遊] 2005 京阪行 IX - 松尾大社

DSC_6126.jpg

戀戀不捨地告別第二天,腳步繼續往前推移。第三天我們告別大阪,前往此行真正的目的地-京都。京都落落大,要從那玩起呢,兩個人修改數次行程後,終於決定先到位處京都西邊的嵐山。松尾大社位於嵐山的南端,附近又有個火車站,可以順路一路玩上去,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第一個造訪的地點,也開始一連六天的日本騙人名庭之旅 :p。


[記遊] 2005 京阪行 VIII - 前夜祭

DSC_5625.jpg

先前說過,我們到達姬路後才知道這一天有個大型的祭典正在舉行,而且還被告知「很熱鬧,很多很多人」,對原本打算看風景的兩人而言,這實在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嗯,人真的是很多,但僅限姬路前頭的廣場跟旁邊的公園,影響不是沒有,但還好。祭典的表演在經過時只草草的瞄了幾眼,直到從好古園晃出來後才好好的停步觀賞,也許傍晚比較涼爽吧,一同觀賞的人多了不少,也不時有表演完的在四周幫忙加油,祭典的感覺逐漸開始加溫。


[記遊] 2005 京阪行 VII - 好古園

DSC_5491.jpg

該是看紅葉的好地方,只可惜來早了 。好古園是記為記念姬路市建立百週年而建的,整片園地建在姬路城旁,分成 「御屋敷?庭」 、 「茶?庭」 、 「流??平庭」 、 「夏木?庭」 、 「築山池泉?庭」 等九個庭園,面積高達一萬坪呢。那逛起來會很累吧 ? 唔,看逛法了,如果是走過一個Check一個集寶式的走法,那可能會有一點,但如果慢慢走,不時在涼亭聽聽流水、鳥鳴聲,想要累也蠻難的,至少,外掛全自動鐵腿偵測指數的PDA一聲也沒吭 :p


[記遊] 2005 京阪行 VI - 姬路城

DSC_5415_2.jpg

姬路城在1993年成為日本最早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登記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另一是奈良的法隆寺)。出了車站,沿著前頭的大手前通筆直前進就會看到它高高聳立在前方。姬路城被譽為日本最美的城堡,建於14世紀, 16世紀豐城秀吉修建主殿「天守閣」,17世紀的「德川家康」女婿池田輝政進行了8年大規模改建工程。池田氏3世代統治之後,賜與德川秀政之長女─千姬與夫婿居住,可能是它名稱的由來。雖然號稱最美的城堡,但碰上陰天我還是沒輒,空有美景卻拍不出來,跟今天空有超好天氣卻沒美景一樣讓人傷心。雖然拍的沒大阪城美,但實際看下來,我還是覺得姬路城要典雅上很多很多,整体保存也比較完整,兩者若只能擇一,那,還是推薦姬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