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06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06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記遊] 2006 阿里山 - II

DSC_8668

乍聽人說,奮起湖是南部的九份,總覺得是商人炒作觀光的說詞,實地走一遭,這樣說它,奮起湖會哭的..



[記遊] 2006 阿里山 - I

DSC_8406

講到阿里山大家想到什麼 ? 日出 ? 雲海 ? 小火車 ? 嗯,沒錯,就這三樣,大概跟人蔘貂皮烏拉草一樣人人瑯瑯上口,但因為前兩樣都沒看到,所以只能拿小火車來當此行的封面。而且,在兩人改掉睡懶覺的懷毛病前,前兩項躍上敝格(?!)封面的機會仍是微乎其微 .. orz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記遊] 2006 法蘭斯 - 巴黎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說也奇怪,這麼有名的地方在網路上能找得到的資料出奇的少,而且大部份都還是旅行社行程的介紹,既然資料都在Wiki 上,我也就不想整篇照抄了,有興趣的人移個步,到Wiki翻翻囉。


[記遊] 2006 法蘭斯 - 巴黎 (Paris)



奇怪,巴黎前應該還有篇史特拉斯堡的,忘了搬過來了嗎?! 然後又覺得這篇發過了,一整個大錯亂,算了,要是有搞錯還請大家多擔待 @@a


[記遊] 2006 法蘭斯 - 艾古斯海 & 裡克威爾 (Eguisheim & Riquewihr)



兩個很漂亮但又找不太到資料的小鎮 ,兩個都是阿爾薩斯區重要的酒莊,小巧可愛的房子是南法一路上來看到最美的,那,就單純看看照片吧 : )

[記遊] 2006 法蘭斯 - 科瑪 (Colmar)

74390019

儘管科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銅器時代,但是它真正的發跡是在西元10到12世紀,這時它已是個頗具規模的村落,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由於政治上的變遷,讓它成為重要城市。中世紀以後,科瑪的中產階級興起,並且與阿爾薩斯其他城鎮結盟,對抗原有的獨裁政治,這時科瑪也開始發展起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對科瑪都有很重大的影響,1698年,阿爾薩斯在科瑪設立議會。法國大革命後,科瑪與法國的政治越來越密切。
科瑪最著名的城區稱為「小威尼斯」,聽到這樣的地名就令人陶醉不已了。的確,科瑪是一個運河交錯的城鎮,一直到近代才因市區發展需要,將運河加蓋成為道路,只保留一些運河,因此,當你走在馬路上聽到流水聲,請不要太訝異 - 以上摘自旅遊資訊協會法國鄉村之旅手冊。

[記遊] 2006 法蘭斯 - Aix Les Bains

DSC_4976

若非安錫正在舉辦XXX影展使得當地旅館一位難求,不然我們應該是沒機會來到這個以溫泉和養老聞名的小鎮。



[記遊] 2006 法蘭斯 - 霞慕尼蒙特維登山火車(Montenvers)



下了南針峰,雲已經開始聚集了,拍風景最怕壞天氣,抓緊時間趕快衝下一個點-冰海(Mer de Glace)。


[記遊] 2006 法蘭斯 - 香榭大道 (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

74370028

不論時間在2006還是2008、地點是國內還是國外,一直山啊水啊花啊草的,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煩,所以法國行這邊給他快轉快轉再快轉,先講一點最後在巴黎的東西好了。



[記遊] 2006 法蘭斯 - 霞慕尼南針峰(Aiguille du Midi)

56

先前說過,霞慕尼位於白朗峰的山腳,在1786年由傑克巴馬(Jacques Balmat)和巴卡(Michel-gabriel Paccard)攻頂成功後,這座小鎮也成為攀登此山最佳的基地,而南針峰則是眺望白朗峰最佳的瞭望台,拜科技發達所賜,從山腳一路拉上去的纜車可以讓我們這種肉腳不用一身重裝備及強健的体魄就可以一路直上南針峰頂。上到南針峰可以發現實際上它還可以再區分成兩個小山峰-皮洞北峰(3802)及中峰(3842),兩座山峰中有一座長達17公尺的橋梁連接,中峰頂則有一個狀似火箭的研究器材。


[記遊] 2006 法蘭斯 - 霞慕尼 (Chamonix)

141

再往北走就要離開南法了,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一片只有飛機劃過才會留下些許痕跡的天空,離開前再拍張照留念一下,附帶一提,拍攝時間是早上十點零一分。

[記遊] 2006 法蘭斯 - 雷伯(Les Baux)

7

原來我記憶力的退化可以追溯回 06 年,明明就寫在霞慕尼前只有兩個景點,啊寫了兩個又冒出一個雷伯 ? 還是斷橋不算 ? 啊,不管了,還是開始正文吧



[記遊] 2006 法蘭斯 - 嘉德水道橋


從亞威農至尼姆途中,約30分鐘車行的距離即可見到羅馬時代的水道橋(Pont du gard)。此橋橫跨於Gardon河上,建於西元前19-18年,其目的是引附近的水至尼姆。長50公里,最大供水量為一天2萬立方公尺,西元9世紀起漸失功能,於19世紀修復。



[記遊] 2006 法蘭斯 - 亞耳晚餐

當陽光撒滿肌膚、輕風拂過髮稍、花香塞滿整個嗅細胞,全身還有那裡沒有旅行到 ? 是啦,就缺味蕾啦~~


[記事] 2006 法蘭斯 - 羅馬古城亞耳 (Arles)


你問我南法講的好好的弄個羅馬競技場出來幹麻 ? 唔,事情是這樣的,從地圖上可以看得出來,法國跟義大利比鄰而居,所以在那個你吃我我吃你的年代,被勢力頂盛的羅馬帝國「進出」(呃,很悲痛的動詞,只是在現在聽起來很A ~~)個幾次是很合理的,所以囉,眾多的古羅馬遺蹟也變成這座南法城鎮的一大特色。ㄟ... 那你問我好端端的競技場擺個番茄做啥 ? 我當然不會說出諸如「利用蕃茄顏色的想像,將影像投射在沾滿血跡的競技場上,試圖表達對人類鬥爭天性的厭惡與絕望....」這種屁話,很單純的,這蕃茄是我的午餐,其地位不亞於到古蹟一遊的重要性,當然要順便拍下來當記念 :p


[記遊] 2006 法蘭斯 - 紅色山谷胡西昂 (Roussillon)



[記遊] 2006 法蘭斯 - 山城葛德 (Gordes)


遠眺山城,壯闊的氣勢讓人深深為之震撼,而漫遊其間,精巧可愛則讓人流連再三,這,就是葛德(勾禾德),讓人愛不忍釋的小鎮。當它的身影出現在車窗外,我相信即便是美感再遲頓的人都會拿著相機拍個不停,漫遊其間,感受力再差的人也會為之心醉。



[記遊] 2006 法蘭斯 - 塞農克修道院 (Abbey de Senanque)


塞農克修道院算是這幾年薰衣草風潮下的觀光產物,來這這邊為的當然就是那一整片紫色的薰衣草花田美景。雖然說,希望總是美好,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季節性美景這東西真的很難搞,上回去關山想看油菜花,結果去晚了,油菜花通通被犛進田裡當肥料,這回則是來早了,一整排迎風搖曳的薰衣草含苞未放,好在來之前就做好心裡準備,因為前兩位來渡蜜月的同事也都沒看到,我想,對這一片美景很執著的朋友,想來的話最好不要跟團,這樣時間的安排才能靈活些。



[記遊] 2006 法蘭斯 - 亞維農 (Avignon)


亞維農位於隆河下游,近杜藍斯河(Durance R.)匯流處,具有典型中世紀圍牆的昔日教皇駐所,仍保留相當濃厚的普洛凡斯(Provence)文化風格。由於曾為教宗駐在地,距義大利亦不遠,在亞威農甚至整個普洛凡斯,都可以感到強烈的義大利文化。

[記遊] 2006 法蘭斯 - 艾克斯 (Aix-en-Provence)


這個幾乎打爛我對法國第一印象的小鎮。出發前查到的資料提到Aix是個藝術、藝文活動、明亮的城市,是個處處都有噴泉的地方。而在接近Aix輔導員也不斷強調這邊的林蔭大道多有特色多有特色。唉...,這麼說也許有失公平,但太高的期望伴隨而來的往往是失望